欢迎来到中咨领航官网!

中国产业领航网

深圳市中咨领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人力资源 > 互联网科技公司员工的中年危机

互联网科技公司员工的中年危机

目录:人力资源点击率:发布时间:2017-03-21 09:36:59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

RSS订阅

每年年后的3、4月,是跳槽的高峰季。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而在参与调研的职场白领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包括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已经更新简历)的比例最高,为77.8%;70后和80后有实际跳槽行为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76.8%和76.2%;60后有跳槽行动的比例相对较低,为61.6%。

这一数据对互联网科技行业也同样适用,甚至差距更为明显。仍在经历频繁工作变动的更多的是80后、90后,60后、70后们已经很少再选择变换工作。更重要的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中的60后、70后变得越来越稀少。

“呆过几个游戏公司,多数员工都是年轻人,主管甚至多数高管都是四十不到。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员工多是二三十年轻人,那些在公司呆到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都干嘛去了?转行?创业?” 一位网友在知乎问道。

40岁以后该去做什么,这是横贯互联网从业者几大年龄层的焦虑——对于入行不久的年轻人,他们需要判断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是否属于高增值,在未来的几十年是否能跑赢平均值;对于距离40岁不过数年的青壮一

代,他们需要考虑已有的积累与行业职级是否能保证未来几年后对公司依旧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已过40岁、职业上升路径却已几乎被阻断、甚至面临裁员失业风险的中年人而言,

这一切都让他们焦虑,40岁的门槛迈过,是否等同于已经失业?

中年危机

互联网行业需要的也是廉价的劳动力

如今临近40岁的互联网科技行业从业者,算来大抵是2000年左右入行的。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上的一个重要年份,互联网泡沫让互联网发展初期的繁荣与泡沫破裂后的萧条泾渭分明,但许多互联网公司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成立的,被计算机吸引到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一位曾有多年研发从业经验的IT老兵曾在2003年撰文叙述自己的经历,“98级的研究生是IT业最后辉煌的回光反照。当时,各大公司都发了疯似的要人,像华为,当时是来者不拒。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是一抢而光,本科生也供不应求。2001年毕业的我的师兄师姐们,平均每个人手头都至少有两三个offer,谈的工资没有低于每月6000的,许多人去了外企,工资在8000~10000每月的也有。”而当时,北京的房价也不过几千元。

在国内互联网起步之初入行,这些当初的年轻人如今大多已经拥有足够的资历与经验,但同时,公司需要支付给他们的月薪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几千元。小型公司无力承担资深人士高昂的人力成本,若要留在互联网科技行业中,他们的流向必定是大公司。但出于管理体系的优化与管理成本的考量,整个企业中管理层和专家被分到的名额毕竟有限。

这也就造成了,既有多年行业经验,但经验的程度又不足以称为稀缺资源的中年人的尴尬。而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智力、体力、驱动力的下降,中年失业成了这部分人的焦虑。他们发现,过了40岁的从业者已经大抵分为两个群体,管理级、专家级群体以及,自己所在的群体。前者主导着公司的发展,而后者面临着被公司抛弃,而这一切,在十几年的积累中已经渐渐成了定数,几乎无法逆转。

互联网科技从业者的中年就业难

一个月前,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的一位员工发布的帖子让这种焦虑再度升级。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在深圳拥有两套房的三十多岁的科技从业者,在面临被公司辞退的情况下,也深感无力。“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这不是个例。就着这位员工的帖子,许多到了相似年龄的人发了相似的工作经历——知乎网友@叶飞说,自己一开始觉得是再找工作也没啥问题,但这一找,半年就过去了。“35岁的老工程师,说实话,真是处处被白眼了。人也变得特别浮躁,脾气也变坏了。半年以后终于解脱,来了现在的国企。”而他一位也在35岁被裁掉的朋友,在此后的3、4年都没有找到工作,瞒着父母老婆孩子,每天背着双肩包开车到五环外某个咖啡馆一坐坐一天,然后晚上7点再回去。

这些故事也提示了互联网科技从业者中年后的职业走向——离开互联网进入不拼精力体力、更为安稳的国企;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炒股;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自立门户。

但他们所说的失业或许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从一家公司,更准确地说是单位,待上30年直至退休,是60后们再习惯不过的职业生涯。但这对于他们如今在互联网科技公司工作的子女们,已不再有实践意义。

每年年后的3、4月,是跳槽的高峰季。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而在参与调研的职场白领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包括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已经更新简历)的比例最高,为77.8%;70后和80后有实际跳槽行为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76.8%和76.2%;60后有跳槽行动的比例相对较低,为61.6%。

这一数据对互联网科技行业也同样适用,甚至差距更为明显。仍在经历频繁工作变动的更多的是80后、90后,60后、70后们已经很少再选择变换工作。更重要的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中的60后、70后变得越来越稀少。

“呆过几个游戏公司,多数员工都是年轻人,主管甚至多数高管都是四十不到。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员工多是二三十年轻人,那些在公司呆到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都干嘛去了?转行?创业?” 一位网友在知乎问道。

40岁以后该去做什么,这是横贯互联网从业者几大年龄层的焦虑——对于入行不久的年轻人,他们需要判断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是否属于高增值,在未来的几十年是否能跑赢平均值;对于距离40岁不过数年的青壮一代,他们需要考虑已有的积累与行业职级是否能保证未来几年后对公司依旧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已过40岁、职业上升路径却已几乎被阻断、甚至面临裁员失业风险的中年人而言,这一切都让他们焦虑,40岁的门槛迈过,是否等同于已经失业?

互联网行业需要的也是廉价的劳动力

如今临近40岁的互联网科技行业从业者,算来大抵是2000年左右入行的。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上的一个重要年份,互联网泡沫让互联网发展初期的繁荣与泡沫破裂后的萧条泾渭分明,但许多互联网公司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成立的,被计算机吸引到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一位曾有多年研发从业经验的IT老兵曾在2003年撰文叙述自己的经历,“98级的研究生是IT业最后辉煌的回光反照。当时,各大公司都发了疯似的要人,像华为,当时是来者不拒。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是一抢而光,本科生也供不应求。2001年毕业的我的师兄师姐们,平均每个人手头都至少有两三个offer,谈的工资没有低于每月6000的,许多人去了外企,工资在8000~10000每月的也有。”而当时,北京的房价也不过几千元。

在国内互联网起步之初入行,这些当初的年轻人如今大多已经拥有足够的资历与经验,但同时,公司需要支付给他们的月薪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几千元。小型公司无力承担资深人士高昂的人力成本,若要留在互联网科技行业中,他们的流向必定是大公司。但出于管理体系的优化与管理成本的考量,整个企业中管理层和专家被分到的名额毕竟有限。

这也就造成了,既有多年行业经验,但经验的程度又不足以称为稀缺资源的中年人的尴尬。而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智力、体力、驱动力的下降,中年失业成了这部分人的焦虑。他们发现,过了40岁的从业者已经大抵分为两个群体,管理级、专家级群体以及,自己所在的群体。前者主导着公司的发展,而后者面临着被公司抛弃,而这一切,在十几年的积累中已经渐渐成了定数,几乎无法逆转。

互联网科技从业者的中年就业难

一个月前,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的一位员工发布的帖子让这种焦虑再度升级。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在深圳拥有两套房的三十多岁的科技从业者,在面临被公司辞退的情况下,也深感无力。“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这不是个例。就着这位员工的帖子,许多到了相似年龄的人发了相似的工作经历——知乎网友@叶飞说,自己一开始觉得是再找工作也没啥问题,但这一找,半年就过去了。“35岁的老工程师,说实话,真是处处被白眼了。人也变得特别浮躁,脾气也变坏了。半年以后终于解脱,来了现在的国企。”而他一位也在35岁被裁掉的朋友,在此后的3、4年都没有找到工作,瞒着父母老婆孩子,每天背着双肩包开车到五环外某个咖啡馆一坐坐一天,然后晚上7点再回去。

这些故事也提示了互联网科技从业者中年后的职业走向——离开互联网进入不拼精力体力、更为安稳的国企;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炒股;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自立门户。

但他们所说的失业或许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上一篇:青州多措并举加强人力和社会保障协管员队伍建设

下一篇:一职业全国缺口超千万 中央明确大力培养提高待遇

本文Tags标签:
            【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    价: 好评 好评 中立 中立 差评 差评
表    情: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新评论
最新报告
热门报告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400-688-6832

客户服务专线:
0755-23073226  0755-23087035
0755-23086716  0755-27213335
IPO咨询专线:0755-27212901
商业计划书咨询:0755-82591452
产业园区规划咨询:0755-85295683
24小时传真:0755-23084591
总部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路999号大新商业广场A座15楼
购买流程

购买报告仅需3步

1. 来电或者在线洽谈购买细节

2. 详细填写订购表并发送给我们

3. 通过银行汇款支付购买报告款项

支付账号

国内汇款(人民币)

帐户名:深圳市中咨领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民治支行

帐 号:44201627100052517265

帐户名:深圳市中咨领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福强支行

帐 号:4000029609200198810

温馨提示:

1.购买报告时请认准商标,公司从未通过第三方代理,请与本站联系购买。

2.中咨领航欢迎广大客户上门洽谈与合作。大批量采购报告可享受会员优惠,详情来电咨询。
常见问题
我们的客户
  • 北新建材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天晴数码娱乐
  • 神州数码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 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
  • 中国移动
  • 浙江正泰
  • 上海医药
  •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燃气股份公司
  • 劲拓股份
  • 顺风物流
  • 携程旅行网
  • 中信地产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新诤信
  • 牡丹电子集团
  • 宁夏东方
  • 新余钢铁
  • 唐钢集团
  • 中钢集团
  • 莱钢股份
  • 河北钢铁集团
  • 中国科学院
  • 成都投资促进委员会
  • 中国中铁
  • 中国烟草
  • 中国邮政
  • 海尔集团
  •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 华能集团
  • 中核集团核电泰山联营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
  •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典型客户
  • 典型客户
  • 典型客户
  • 典型客户
深圳市中咨领航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大道1083号展滔科技大厦B座6楼
深圳总部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路999号大新商业广场A座15楼 邮编:518000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688-6832(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3073226 23087035 23086716 27213335 传真:0755-23084591
商业计划书咨询专线:400-688-6832 0755-82591452 产业园咨询专线:0755-85295683 IPO咨询专线:0755-27212901
媒体合作:0755-85292562 展会合作专线:0755-23092913 公司邮箱:service@chinazzlh.com
COPYRIGHT © 2020 WWW.CHINAZZL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咨产业领航网 中咨领航旗下网站
粤ICP备1404996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38号